发布日期:2025-02-10 21:01 点击次数:139 |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内景·序厅。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春节期间走进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新春走基层·欢颜集
中国网1月28日讯(记者,郑伟)我向外地的朋友们介绍我的家乡,经常说的一句就是‘我的家乡山东省东平县是黄河和大运河相交的地方,她有着黄河下游唯一的淡水湖——东平湖’。26日,正在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参观的游客王女士说道,今天我更是系统了解到,黄河、大运河、东平湖、大汶河在这里相互交织,孕育了辉煌灿烂、多元共融的东原文明,诞生了这么多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作为东平人我非常骄傲!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是全国第一家将大运河文化与非遗传习相融合,集大运河沿岸和东平地区非遗展示、体验、传习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场所。资料显示,现在,东平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8项、市级40项、县级108项。
展开剩余88%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运河之心戴村坝沙盘模型(明朝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宋礼纳白英策修筑戴村坝,其具备三位一体、分级漫水的效果,成功解决了京杭大运河水脊缺水的难题,戴村坝因此被誉为运河之心)。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国家级非遗《腊山道教音乐》。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东平县非遗地图。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传习区·手作传习室。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传习区·木船工作室。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6日,游客在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参观。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6日,游客在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参观。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6日,游客在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参观(图中照片墙展示的是从二十世纪初至今一百多年来东平的时代变迁)。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6日,探寻非遗足迹,传承文化薪火东平县中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6日,东平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讲解员王艳艳讲解该中心展示区。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6日,游客在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参观。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5日,游客在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参观。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1月26日,游客在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参观。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二十世纪初腊山庙会微缩场景。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美食类非遗。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市级非遗《拉船号子》。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区内景·县级非遗《鱼鹰捕鱼》。中国网记者,郑伟,摄
责任编辑:蔚力股票融资怎么收费,
发布于:山东省